锅炉水为什么要软化?为了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,必须对锅炉给水进行软化和除氧。即降低水中的钙镁盐含量,减少水中的溶解气体,使其符合规定的水质标准要求,防止锅内结垢,减少受热面金属的腐蚀。因为水长时间不软化,会形成水垢,影响热效率,使设备无法使用。
锅炉中的水是经过化学软化处理后的软化水。在凝汽器中冷凝,要送回锅炉继续加热,减少软化水的处理。软化水循环使用的污水将被排放,经过外部处理的软化水将补充不足的水。这种循环利用可以充分利用冷凝水的余热,也可以大大节约软化水的处理成本。
水垢对锅炉的危害:
1. 锅炉钢板和管道因过热而烧毁:
如果锅炉内有水垢,需要维持一定的出力(工作压力和蒸发量),这样才能提高火侧温度。所以水垢越厚,导热性越差,锅炉火侧温度越高。从测试数据可以看出,对于工作压力为1.4MPa的锅炉,火侧温度在900℃~ 1200℃之间,水侧温度为197℃,无水垢钢板温度仅为215℃-250℃。对于同类型锅炉,当锅板上有0.8-1.0mm的混合垢时,钢板温度比无垢时高134-160℃左右。20#钢板达到315℃时力学性能开始下降,达到450℃时会因过热而蠕变。所以水处理不好,锅炉会产生水垢,容易烧坏锅炉金属。
2. 浪费了大量的燃料:
当锅炉有水垢时,为了维持锅炉一定的出力,需要提高火侧的温度,这样就增加了两个热损失:一个是辐射到外界的热损失;第一,排烟热损失。
由于锅炉的工作压力不同,以及导热系数和水垢厚度的不同,燃料的浪费量也不同。即锅炉工作压力越高,水垢导热系数越低,水垢厚度越大,燃料浪费越大。试验表明,对于工作压力为1.4MPa的锅炉,由于形成1mm厚的混合垢,燃料浪费可达8%。
3. 减少产量:
当锅炉蒸发面有水垢时,来自火侧的热量不能迅速传递到给水侧,会降低锅炉出力。
4. 增加对锅炉的维护:
锅炉板或管道结垢后,很难清除。特别是由于结垢,锅炉出现泄漏、裂纹、破损、变形、腐蚀等病害,不仅损坏锅炉,而且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修。这样不仅缩短了运营周期,还增加了维护成本。
5. 由规模引起的危及安全的事故在锅炉事故中占相当高的比例,大部分省市占20%以上。这不仅造成设备损失,还会威胁人身安全。
6. 降低锅炉使用寿命,增加化学清洗次数,造成锅炉损坏,降低锅炉使用寿命,增加安全隐患。